百合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春天里的野百合在拙见致敬改革开放四十 [复制链接]

1#

尊敬的各位嘉宾,大家上午好!

感谢“拙见”热情邀请我来这个高大上的平台演讲,而且是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么一个隆重的主题。主办方给了我一个建议的演讲题目“从做官到公益人,我的三个满意”,我回顾了我这四十年的经历,加了一个标题“春天里的野百合”。我想起了罗大佑早期的成名曲《野百合也有春天》,“仿佛如同一场梦,你像一阵春风轻轻柔柔吹入我心中……”。每次听到这首歌,我头脑里都会出现一个山谷里盼望春天的野百合。这个意象,像极了我的上半场人生,是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我们这些偏远山村出生长大的孩子,也可以迎来人生的春天。

我今年47岁,可以说成长经历正好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变迁。在刚刚上学的年纪,改革开放带着国家走进了春天。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,对国家,对社会,当然也对自己,有太多的满意。我今天就讲讲自己半场人生中三个最满意的地方。

第一个满意:我在艰苦但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,深知爱的力量。我出生成长在湖北省兴山县高桥乡下湾村,关于童年和少年的记忆,有两面深刻的印象。一面是绵延的大山,崎岖的山路,贫瘠的土地上辛劳的村民和让人压抑的贫困;一面是漫山的野花,青草的气息,风中汗水的香味,屋内昏*温暖的煤油灯和院子里满天的星星。第一面印象是自然留给我的,第二面印象,是妈妈留给我的。妈妈已离开人世多年,现在回忆起来,她就像是俗世里的诗人,日子过得一丝不苟。房子虽破旧,但屋里屋外总是扫得干干净净,我们穿的衣服即使有补丁也总是干净整洁的,饭菜简单甚至简陋,但是在不知住了多少代人的黑黢黢的灶屋里,妈妈总是把不同的饭菜佐料用不同的土碗分别整整齐齐地摆放着,那个灶口柴火烟气氤氲着的味道,出走半生浪迹天涯之后仍是我内心的最爱。妈妈的笑容总是亲切得可以融化冰雪,她自己也穷,但是她就像一个菩萨,小心翼翼地护着村子里比她更弱的人。我这半生见过的最穷最惨的人家,是我们村子里的潘伯伯他们一大家人,穷到经常要借盐吃,出门走人家要借衣服穿,惨到十几年间一家九口人各种不同的死法,死到最后只剩一个人。在我童年的印象中,我的妈妈,几乎是村子里唯一的不嫌弃他们的人,唯一的永远不会让他们空手回去的求救处,唯一的每次都会去帮忙料理他们家寒酸的葬礼,为他们家卑贱的逝者痛哭流泪的人。妈妈见弱不欺,见恶不怕,她虽然只念过两年书,但是她对我的言传身教,是我整个人生的基石。

所以,幼时生活虽然艰辛,但是我不缺少这个世间最宝贵的东西,那就是爱。当你拥有爱的时候,你的世界是完整的,和谐的,你对自己和别人是善意的。缺少爱的世界是不完整的,狭隘甚至阴暗的。但爱又是一个奇妙的东西,拥有爱和缺少爱的人往往都毫无察觉,认为自己的状态是理所当然的。他们就像两座互相不知道彼此的山峰,一座温暖,一座寒冷。当我后来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清楚的时候,我看到了他们的巨大反差。从一个拥有爱的人的视角,我知道爱对缺少它的人来说是多么重要,所以从心底把传递爱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。这可以说是我后来决心投身公益事业的心理基础。因为我深知爱的力量,可以对抗世间的不公,可以穿越人世的冰霜雨雪。

我的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